開山島,這座孤懸黃海的邊防前哨,在王繼才同志去世后由十位民兵志愿者分三班輪流值守,一個班每次在島上值守15天。新春走基層,記者重登開山島,看看民兵志愿者的島上生活。
2019年1月23日17:30分。記者登上開山島時,70后哨長胡品剛正帶著80后的郭路和90后的張奧開始一天里的第三次巡島。這是他們小組第三次上島,這次在島上已經(jīng)待了10天。20多分鐘后巡查結(jié)束,一切正常。
晚餐,三個人一起動手,今天的主廚是張奧。他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條件比當年老王在的時候好了很多,不僅補給充足,還有了4G信號。
晚飯很簡單,炒紫包菜、蘿卜干、青椒炒胡蘿卜。吃完飯,大家一起看會電視新聞,沒到八點半,郭路就提醒大家,該睡覺了。
大家剛剛看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視,為什么要這么早就睡覺?郭路說,一方面是因為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就要起床,然后升國旗、巡島;第二方面是為了節(jié)省用電。郭路回憶,剛上島的時候,王仕花大姐就跟大家交代,島上的用電比較緊張,所以大家現(xiàn)在也都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用電的習慣。
1月24日6:50分,三名民兵志愿者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開啟了新的一天。
每天清晨升國旗,是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堅持了32年的事,雖然老王不在了,但好傳統(tǒng)不能丟。
升完國旗,三人小組迎著朝陽,開始了新一天的第一次巡島。地無三尺平的開山島,不僅臺階陡峭,每個臺階的高低也不一樣,他們走得如履平地,記者卻總是掉隊,時不時要扶住兩邊的巖石才能勉強跟上。記者深切感受到,巡島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走一圈下來,真的挺累。郭路說,大家剛來的時候,每天巡島都累得氣喘吁吁;現(xiàn)在每天堅持巡島,身體也慢慢適應這些運動量了。
張奧曾經(jīng)統(tǒng)計過,一圈巡島,島上的臺階總共有508階;這和王繼才同志數(shù)過的數(shù)字一樣,一階也不少。
隨著王繼才的事跡傳播得越來越廣,現(xiàn)在時常會有市民上島學習憑吊,所以每天第一次巡島時,守島民兵都要整理事跡展覽館。展覽館只有兩個房間大小,展示了王繼才夫婦使用過的工具和國旗。年關(guān)將近,大家動手來了次大掃除。
打掃完后,趁著天晴大家把被褥拿出來曬曬,因為島上濕度太大,三天前剛曬過的褥子又被水氣沁出一個人形來。這時,海面上隱約傳來馬達聲,有船來了。燕尾港供電所運維班班長錢金勇帶著電力工人上島檢修,主要就是解決民兵志愿者春節(jié)期間安全用電問題。
趁著檢修的空檔,胡品剛在值班室里開始整理巡島日記,從2018年八月七號第一天上島開始,民兵們的巡島日記已經(jīng)寫完了整整一本,記者發(fā)現(xiàn),每篇日記短的半頁紙,長的有三四頁,字跡從潦草逐漸變得越來越工整。
老胡告訴記者,開山島的民兵志愿者里,張奧是省里下來的選調(diào)生,郭路是鎮(zhèn)上的公務員,他自己是城管隊員。上島是兵,下島都有各自的工作。剛上島時不僅要克服無所事事的空虛感,還要面對來自本職工作的壓力,這種煩躁的心態(tài)花了好長時間才慢慢克服。
胡品剛說,隨著在島上待的時間越來越長,大家就越能理解王繼才大哥守島衛(wèi)國的精神。王大哥能堅守32年,我們每次只守半個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把這些事情做好呢?
下午,張奧拿著手機找了個信號最好的地方給家里打電話。在電話里,父親囑咐這個90后的小伙子,島上很冷,晚上巡島的時候要多穿衣服。
如果沒有參觀的人來的話,開山島上就只有三個人,再多的話也會聊得完。前三四天大家還會交流一些新鮮的事情,后來大家就互相連話都很少說。
這么難熬為什么還會堅持下來?張奧說,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前年,張奧被分配到基層工作;有一次,王繼才對張奧說過一句話,小張,你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堅定信仰,踏踏實實地做工作。這句話,張奧到現(xiàn)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傍晚18:40分,天黑了,海上的風越來越大,跟著完成電力檢修的工作人員,記者登上了離島的漁船。
胡品剛、郭路、張奧他們一致表示:我們不僅要守好海上哨所,更要成為傳承王繼才大哥精神的思想哨所,讓愛國奉獻精神,成為新時代每個人的價值追求。
默默堅守、甘于奉獻,向每一位在平凡崗位上的奮斗者致敬!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楊爾希 何斐 )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