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記者 程小丹
最近這幾天,昌江海尾漁民廖生利很忙,為期三個半月的休漁期即將結(jié)束,為了迎接開漁的到來,他和漁民們一塊正在抓緊檢查漁船,修補漁網(wǎng),訂購糧食、蔬菜及生活用品等,確保順利開漁。
廖生利還領(lǐng)了一個任務(wù),他主動協(xié)助“無塑海洋”團隊為海尾漁港的一百多艘漁船發(fā)放垃圾網(wǎng)兜。
廖生利。本人供圖
“前兩年,'無塑海洋’行動團隊在昌化漁港發(fā)動漁民打撈海洋垃圾,我覺得這個行動非常好,別人能做的,我們也能。”2021年,'無塑海洋’行動在昌化鎮(zhèn)開啟了“漁船打撈垃圾”試點工作,在昌化漁民鐘強彬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漁民加入愛海、護海行動,廖生利就是其中的一員。
為什么愿意這么做?這位52歲的老漁民,說起了他們與海洋塑料垃圾的故事。“這些垃圾,如果不帶上岸,明天會落到別人的網(wǎng)里,有一天也會回到自己的網(wǎng)里。”廖生利是土生土長的海尾漁民,出海打漁已有30多年,對海洋環(huán)境被污染和漁業(yè)資源退化有著切身感受。
前些年,隨著海洋環(huán)境的污染,海洋里面的漁業(yè)資源越來越少,每天能打到的魚越來越少,有時候甚至抵不上出海的油費。
廖生利和漁民們主要借助流水捕魚,一般流水越急收獲越多。但隨著流水而來的,除了漁獲,還有一些海洋垃圾。“捕撈時,除了我們想要的漁貨,還會有一些廢棄塑料、浮漂物、漁網(wǎng)、塑料筐等垃圾,這些垃圾對我們打漁影響很大”。
廖生利每次出海歸來,漁船上裝載的垃圾幾公斤至幾十公斤不等。廖生利也會將撈上來的垃圾帶回岸上,但是并不會分類,也沒有統(tǒng)一處理?,F(xiàn)在不一樣了,“無塑海洋”行動的開展,讓垃圾有了新去處。
“漁船打撈垃圾”、垃圾“上岸”后分類回收處理、為漁民登記積分…
8月12日,“無塑海洋”行動在海尾漁港正式揭牌,廖生利和海尾漁民終于有了自己的組織,“作為一位漁民而言,海洋環(huán)境的好壞我們也是最直接的受影響者,我們更應(yīng)該站出來,為海洋干凈出一份力量。”當(dāng)天,參與了揭牌儀式的廖生利激動地說。
廖生利打撈上來的海洋垃圾。本人供圖
目前,隨著“無塑海洋”項目支持,垃圾上岸交接處理更加便捷,社會對漁民參與海洋垃圾治理的認知和認可程度不斷加強,“漁船打撈垃圾”的價值得到更好體現(xiàn),漁民在保護賴以生存的海洋環(huán)境同時,獲得了更大的自我成就感和社會認同感。“總體而言,能感受到海洋垃圾的存量是變少的,這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廖生利說。
休漁期,廖生利也會和漁民們對港口和岸邊進行巡護清理,看到有漁民將垃圾扔進海里,他們會上前勸阻,并主動收拾。
目前,海尾鎮(zhèn)已有110多艘漁船加入“漁船打撈垃圾”工作中。此外“無塑海洋”行動已在我省3個市縣、5個港口開展,累計已有400多艘漁船加入,一批批漂浮于水體中的垃圾被帶離了大海。
“我希望有更多漁民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一起為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減少海底垃圾的存量。同時,我也希望更多人加入進來,減少垃圾的亂扔亂放,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chǎn)生,一起保護好藍色的海洋。”廖生利說。
8月16日休漁期滿,廖生利將帶著新的期盼和憧憬,和眾多漁民一塊駕駛漁船,出發(fā)了。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