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館一期落成并對外開放,成為當時國內(nèi)最年輕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15年來,該館以提升和塑造海南文化影響力為己任,積跬步以成跨越,成為海南重要的文化地標和文化展示窗口。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曉惠
凝視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銅鼓,見證海南島與中原在文化上的血脈相連;徜徉在《瓊黎風俗圖》里,感受黎族先民獨特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聽“長”著珊瑚礁的宋瓷講故事,回望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浩浩蕩蕩;細嗅黃花梨和沉香的獨特芳香,從植物的磨礪與生長中感悟哲思……
走進海南的文化客廳——海南省博物館(瓊博),在一件件凝結著海南歷史人文精華的文物里,領略瓊州古今風韻,你定會不虛此行。
從當年“有館無舍”的窘迫局面,到成為海南地標建筑,再到用文化“織”出靚麗風景線……15年來,一代代瓊博人默默堅守,在黨建團建、陳列展覽、藏品征集、藏品保管、文物保護與修復、公共服務、考古、文創(chuàng)開發(fā)、圖書信息、安保、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等方面接續(xù)發(fā)力。天涯覓珍十五載,瓊博講述著歷史,也見證著歷史。
宋代青白釉花口鳳首瓷壺。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講述文物里的海南
在海南省博物館17號展廳,有這樣一件文物,它生動展示著黎族先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也傳遞著地理風貌等信息。這就是現(xiàn)存較早的黎族社會生活畫冊——清代《瓊黎風俗圖》。
《瓊黎風俗圖》一本一尺見方,共15開頁,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描繪黎族人建屋、編織、耕種、對歌、嫁娶、漁獵、貿(mào)易、涉水等社會風俗。清乾隆中期,朝廷發(fā)起繪制《皇清職貢圖》,引發(fā)繪制民族圖畫的風尚,《瓊黎風俗圖》應時而生。
如今,《瓊黎風俗圖》靜靜“躺”在展柜里,與慕名而來的人們會面。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回家”之路一波三折。
1945年前后,河南新鄉(xiāng)博物館從一名愛國將領手中征集到《瓊黎風俗圖》。1986年,有雜志介紹這本畫冊,引起海南有關部門的重視,海南派人赴新鄉(xiāng)協(xié)商征集,歷時3年半,協(xié)商不下10次,河南方面終于被瓊博人鍥而不舍的精神感動,破例允許文物出省,這本畫冊終于“回家”。
“黎族是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而難以準確地記錄其發(fā)展史。這樣一本現(xiàn)存較早的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黎族風俗的畫冊顯得彌足珍貴,對黎族歷史研究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海南省博物館館長蘇啟雅說。
《瓊黎風俗圖》的“回家”是15年來海南省博物館發(fā)現(xiàn)和挖掘海南歷史文化的生動縮影。2008年開館以來,該館以豐富的館藏文物、系統(tǒng)的展覽體系和新穎的展陳方式,生動講述著海南故事。
海南省博物館的文物藏品涵蓋陶瓷器、石器、金屬器、書畫等類別。與內(nèi)地其他省份相比,海南的文物資源無論在總量、規(guī)模上,還是在檔次上,都相對薄弱,但卻有著極其鮮明的地域特色。
“我館收藏的文物體現(xiàn)了海南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海洋文化、華僑文化。”海南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王輝山說,該館以“南溟奇甸”為展覽主標題和陳列架構,整體展示寶島海南的歷史風采和獨特文化,將靜態(tài)的文物活化到丘濬所作《南溟奇甸賦》優(yōu)美的文學情境中去,體現(xiàn)了瓊博人的自信和創(chuàng)新。
漢代弦紋雙耳銅釜是海南省博物館收藏的另一件珍品。此釜應為漢朝軍隊平定海南時遺留的炊具,是漢代中央政權經(jīng)略海南的重要物證。
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物中,“華光礁I號”沉船遺跡和遺物,是中國南宋海外貿(mào)易的重要史跡,也是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走向遠海里程碑式的發(fā)現(xiàn)。在各類民族文物中,黎錦是一類特色資源,多件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龍被是黎族紡、染、織、繡四大技藝的集大成者。此外,海南省博物館還藏有瓊崖革命相關文物、瓊籍華僑相關文物,其中不乏頗具地方特色的精品。
守護斑駁的歷史
15年,海南省博物館從建成開放到風華正茂,一件處于修復中的文物一路伴其成長。
漢代弦紋雙耳銅釜。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華光礁I號”是我國首次在遠海發(fā)現(xiàn)并成功打撈出水的一艘南宋木制沉船,也是我國第一艘在遠海采用分解打撈的方法打撈出水的古代木船。
2008年,海南省博物館對“華光礁I號”內(nèi)的文物進行發(fā)掘,隨后開展一系列保護復原工作。2023年, “華光礁I號”二期修復工作啟動,預計還需3年左右,才能完成船身修復工作。一艘沉船的修復需要花這么長時間?“是的,水下考古、修復工作遠比人們想象的復雜,用十余年修復一艘古沉船不足為奇。”海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部主任、研究館員包春磊說。
“華光礁I號”沉船文物包括船體本身和船載物品。海南省博物館出水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負責“華光礁I號”沉船出水文物保護項目,船板保護修復工作在打撈沉船時就已啟動。
“華光礁I號”出水時,殘長約20米、寬6米,最終被拆解為511塊構件,分批運至海南省博物館進行保護修復。歷經(jīng)千年海浪沖刷,該船大部分結構蕩然無存,可辨認的主要為底層的龍骨、龍骨翼板、艙壁板等,木材糟朽程度和破壞程度非常嚴重,這讓保護修復工作面臨巨大挑戰(zhàn)。
回想起初見“華光礁I號”的情景,包春磊用“非常震驚”來形容,“當時船已全部拆開,很難想象將這些構件修復、拼湊起來會是什么樣子”。
包春磊用手摸了摸船板,就知道它們“病得不輕”。“在海水中長期浸泡的船板,不能貿(mào)然拼接,須將每塊船板保護好修復好,才能拼裝。”
除了船體修復,上萬件出水文物的修復也是重頭戲。船載瓷器散落在海沙與珊瑚碎屑交錯的沉積層上,這導致部分出水瓷器的釉面酥松、脫落,表面粗糙。還有一些瓷器已破損,需進行脫鹽和修復處理。
目前,工作人員已完成上萬件沉船文物的脫鹽、脫硫保護工作,正著手開展下一個階段的保護修復工作,對船板進行填充、加固、干燥、定型等。對“華光礁I號”沉船的保護處理是國內(nèi)第一例,為我國海洋出水文物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經(jīng)驗。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博物館已給“華光礁I號”建立三維模型,利用三維掃描技術,復原“華光礁I號”主體的真實色澤、幾何形態(tài)及組裝結構。
文物不僅需要妙手回春的修復,也需要精心細致的呵護。15年間,海南省博物館完成了一、二期庫房的建設工作,為館藏文物提供良好的保存環(huán)境;完成了館藏一、二、三級文物的信息調(diào)查工作及文物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項目建設工作……
從2008年海南省博物館開館至今,傾注了一代代文物修復師、文物保管員的智慧和汗水,許多文物的價值被點亮、被看見。
揭示文明的密碼
1940年南洋華僑贈給瓊崖黨組織領導人馮白駒的懷表。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北緯18°27′、東經(jīng)110°00′,這個距陵水黎族自治縣三才鎮(zhèn)大港村約1公里的地理坐標,對海南史前考古學研究,有著重要意義。這里是橋山遺址,迄今海南發(fā)現(xiàn)最大的史前遺址之一,其堆積之豐厚、遺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在整個華南地區(qū)都極為罕見。
2012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lián)合考古隊,對海南省古代遺址展開調(diào)查或復查。在復查中,考古隊發(fā)現(xiàn)了橋山遺址。橋山遺址文化層平均厚度約3米至4米,第3層文化遺物大面積密集分布的情況鮮見于其他地區(qū)。
考古隊挖掘發(fā)現(xiàn),橋山遺址中心地帶文化遺物主要為大量敞口或盤口的夾砂紅褐陶片、數(shù)件磨制石斧和磨制石環(huán)等,還有墓葬遺跡。
海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館員王明忠介紹,當時考古隊通過查詢?nèi)诺匦钨Y料,發(fā)現(xiàn)橋山附近很久以前應該有一條淡水河,說明這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點。“隨后考古隊采用螺旋式鉆桿對橋山遺址的沙丘進行鉆探,結果更是讓人吃驚!我們發(fā)現(xiàn)橋山下面竟是一個保存相當完好的史前人類活動遺址,文物十分豐富。”
發(fā)掘橋山遺址后,考古隊又相繼發(fā)掘了陵水蓮子灣遺址和三亞英墩遺址,這3處史前遺址的地層疊壓關系及文化內(nèi)涵表明,以英墩遺址、橋山遺址為支點,可初步構建海南島東南沿海地區(qū)的編年序列。
三亞落筆洞遺址證明距今1萬年前海南已有人類活動。距今2100多年前,漢武帝時期,海南島被納入中國政治版圖,進入歷史視野。然而,在1萬年前到西漢約8000年間,海南的歷史曾一度不得而知,這場考古將海南歷史追溯至史前,建立起了海南早期先民生產(chǎn)生活的編年序列。
“通過對不同遺址的發(fā)掘、不同器物的‘排隊’,我們把距今6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的這段海南歷史給理清楚了。”王明忠說。
撥開“遠古迷霧”,還原“千年真實”。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海南省博物館考古人不斷探索未知,豐富海南歷史。
三亞“多墳山”古代墓葬群發(fā)掘、桄榔庵遺址考古勘探發(fā)掘、萬寧神州半島灣仔頭史前遺址發(fā)掘、瓊中黎母山鎮(zhèn)大保村明代水會所城址發(fā)掘……幾乎海南省內(nèi)所有大型基建考古項目現(xiàn)場,都有海南省博物館考古人的身影。同時,考古隊員們主動承擔多個考古研究課題,如“昌化江流域史前文化調(diào)查”“海南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調(diào)查”“海南古代窯址調(diào)查”等,取得了豐碩成果。
遺址、文物、史料,海南省博物館考古人用大量實證告訴我們,海南從哪里來,又如何一步步從原始蒙昧走向文明開化。
服務賦能美好生活
參觀人次超30萬創(chuàng)海南省博物館歷史紀錄、展覽期間人們排長隊入館……談起開館15年來令人印象深刻的展陳,許多瓊博人不約而同提到了2009年舉辦的恐龍展。這是一場怎樣的展覽,14年后依然令人嘖嘖稱贊?
戰(zhàn)國“越王亓北古”錯金銘文青銅復合劍。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時間的指針撥回至2009年10月。為豐富群眾的國慶假期生活,海南省博物館特地引進“龍行天下·四川自貢侏羅紀恐龍(海南)展”。瓊博8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nèi),展出了10個恐龍骨架和28件典型標本。“國慶長假8天,光恐龍展就吸引超18萬人次參觀,遠超我們的預期!”海南省博物館有關負責人回憶說。
海南省博物館圖書資料部副研究館員龍湘群當時在博物館辦公室工作,她記得恐龍展舉辦期間,她曾一天接170多個電話,大家都在詢問恐龍展相關事宜,“參觀者摩肩接踵,人氣爆棚”。
恐龍展“人氣爆棚”,折射出群眾對優(yōu)質公共文化服務的渴求。海南省博物館落成后,積極回應群眾期盼,認真做好展陳、社教等工作。開館第一年,該館接待觀眾突破100萬人次,遠超預測的35萬人次。
15年來,海南省博物館在常設展外,積極策劃原創(chuàng)展、引進展、合辦展等,讓海南人在家門口就可以“知古今”“觀天下”。
比如,海南省博物館深入挖掘闡釋海南地方文化內(nèi)涵,先后推出“大海的方向——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陶瓷擷英——國家文物局劃撥海南省博物館入藏文物特展”“回望大明——海瑞生活的時代”“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木魅——海南黃花梨藝術展”“天涯覓珍——海南省博物館征集成果展”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原創(chuàng)展覽。
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觀香——海南沉香文化展”“教我如何不愛她——海南黃花梨藝術大展”等原創(chuàng)展覽先后在南京博物院、福建博物院展出;“漲海推舟 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chǎn)大展”“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先后在甘肅、山東、江蘇、安徽、北京、浙江等地巡回展出;“旅途即歸途——一個德國人與海南島的故事”遠赴德國柏林展出。
走過15年的不凡之路,如今海南省博物館已成為擁有2.62萬件/套館藏文物、2000平方米文物庫房、1.2萬平方米展廳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這是一次飛躍!”蘇啟雅這樣形容15年間海南省博物館從無到有、從量變到質變的發(fā)展過程。從硬件上看,該館已是海南顯著的文化地標;從軟件上看,500場陳列展覽有深度、有溫度、有地方特色,累計接待觀眾1000多萬人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陳列展覽、保護修復、考古研究等領域涌現(xiàn)大量學術成果,考古發(fā)掘為探究海南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細數(shù)這些變化,蘇啟雅說,一代代守正創(chuàng)新、團結奮進的瓊博人,用奮斗書寫了海南省博物館的發(fā)展史。
“海南省博物館將不忘初心,亮劍未來,以發(fā)掘海南歷史文化為己任,堅定‘提升和塑造好海南文化影響力’的信心決心,肩負起海南自貿(mào)港建設的文化擔當。”蘇啟雅說。
瓊博大事記
1984年
海南博物館開始籌建
1990年
海南省政府正式下文,批準成立海南省博物館
1996年
海南省博物館增掛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牌子,兩者合署辦公
2004年下半年
海南省文化公園整體建設方案出臺,其中海南省博物館占地60余畝
2005年12月
海南省博物館基建工程開工奠基
2008年11月15日
海南省博物館一期落成并對外開放,成為當時國內(nèi)最年輕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
2012年12月
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工程開工
2017年5月18日
海南省博物館二期落成并對外開放
2018年2月8日
海南省博物館一期提升改造完畢,全面開館
數(shù)說瓊博15年
海南省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4A級景區(qū),館區(qū)總面積達4.45萬平方米
展廳面積約1.2萬平方米
擁有館藏文物2.62萬件/套
累計舉辦各類展覽500余場
開展社教活動150多場
接待觀眾1000多萬人次
原標題:海南省博物館開館15周年 風起南溟拾吾珍
責任編輯:韋曉凡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2025新春游園會亮相三亞大東海 椰視頻
春運過海“便利貼”④ | 關于新能源車過海有疑惑?解答在這里 原創(chuàng)報道
海南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yè)達1700余家 財經(jīng)
邁開步 動出彩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