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wǎng)9月26日消息(記者 林師堂)秋日的陽光,透過樓房間隙灑在簡潔的道路上,寬敞的陽臺潔凈明亮,十多盆花卉長勢喜人、搖曳生姿;房門虛掩的室內(nèi),不時傳出陣陣笑聲,這里便是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zhèn)解放路。
“我今年將近70歲了,從小和陵水這里的解放路一同‘長大’。”打從出生起,老人劉大爺便同家人生活在解放路這里,時過境遷,以往的一幕幕至今仍令他記憶猶新。
陵水解放路沿著陵河而建成,是由新中國成立前的瓦灶街、打鐵街、華生街和吶漆肚街連接組成,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紀念陵水解放而得名,該道路由陵水民政局定名為解放路。解放路始建時間是1951年10月,建成時間1952年10月,沿用至今,這里見證了陵水新中國成立前后民居風格的變換。這條路,狹窄而長,與??隍T樓老街相似。
陵水椰林鎮(zhèn)解放路街景。記者 林師堂 攝
“以前這條路是條小路,因當時陵水縣城很小、街道也很少,這條路也還沒有名字,老百姓多在這條路上趕集交易,各式各樣的小手工物品,還有吃的糖塊、米糕。新中國成立前,這條路被稱為瓊山路。后來,為紀念陵水解放,政府相關部門將其改名為‘解放路’。”劉大爺介紹說,解放路初期為磚路,是拆陵水故城北方城磚鋪就,“文革”時期改為土路, 1984年動工建設為水泥路,后歷翻修最終改為瀝青路。
1984年解放路改成水泥路。陳文忠 攝
這條解放路,有高門大戶,有低矮趴房,也保留著之前居民居住的瓦房。其中,大多數(shù)都是經(jīng)營生意的,當?shù)鼐用癜逊课葜匦录痈?,裝修,一樓改為鋪面,形成了前鋪后家的格局。
老街也有“煙火氣”,解放路上的早餐店還保留著市井生活濃濃的煙火氣和令人留戀的老味道。除此之外,這里有酸粉小食店、米店、照相館,以及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用具、肥料農(nóng)藥、家電維修、門窗制作、零件加工和水果銷售等店鋪,每一處都散發(fā)著生活的氣息,讓人沉醉其中。“這不僅是一條老街,還是當?shù)鼐用竦?lsquo;生活街’,充滿著煙火氣。”經(jīng)常下樓理發(fā)的解放路居民符阿姨說道。
市民在陵水椰林鎮(zhèn)解放路選購陶瓷。記者 林師堂 攝
解放路和中山路交叉的地方,有一個講述著陵水革命斗爭史的蘇維埃政府舊址。采用中國多進式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建筑外形采用了西洋建筑的手法,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門窗;豐富的檐口裝飾、嶺南地區(qū)清代以后常見的彩色剪瓷貼塑屋脊裝飾等手段,樸實中見細膩,既實用又不顯奢華,往日的輝煌也不能忘卻。
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記者 林師堂 攝
時光荏苒,三言兩語道不完這座建筑曾經(jīng)的輝煌。這條解放路毗鄰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其前身是“瓊山會館”,是瓊崖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見證了瓊崖革命中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成為陵水的標志性建筑。這里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職責,每年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學習。
據(jù)陵水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解放路在民國初期因其緊挨瓊山會館(陵水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稱作瓊山路,新中國成立前改稱民生路,解放后才改稱解放路。
陵水椰林鎮(zhèn)解放路內(nèi)的解放巷。記者 林師堂 攝
一路走、一路看。行至解放路中段,一條解放巷映入眼簾,曲徑通幽的入戶道兩旁,有綠茸茸的青苔。進去一瞧,墻壁上的健康教育宣傳欄引人注目。居民樓里,兩位老人正凝神靜氣,品茶論茶,清香茶味,歡愉片刻,盡享美好時光。
解放路上不多的老式民房,房屋部分是瓦木建筑,默默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歲月。“原來這條解放路上很多空地,沒有那么多戶人家,后來政府安置一部分居民過來,漸漸地,大家都聚集生活于此,也就慢慢形成了如今熱鬧的解放路。”劉大爺說。
陵水椰林鎮(zhèn)解放路上的老式民房。記者 林師堂 攝
要說陵水變化大,解放路就是一個例證。“一直以來,解放路這里實施的改造,老百姓的居住條件、生活環(huán)境因此‘換了模樣’,路網(wǎng)改造工程也跟進實施了,家家戶戶蓋新房,路面不再車駛過就塵土飛揚……”劉大爺開心地介紹說,隨著城市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居民生活品質(zhì)持續(xù)提升,這條以前的“無名路”也逐漸成了當?shù)乩习傩盏纳?ldquo;幸福路”。
陵水椰林鎮(zhèn)解放路上的老式民房。記者 林師堂 攝
陵水椰林鎮(zhèn)解放路,承載著一代又一代陵水人對娛樂、休閑、美食的記憶,關于這條路的故事,仍在延續(xù)中......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